张祖庆:一名语文教师“野蛮”的第三次生长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教师 Author 张祖庆
编发按
部分课程目录(对目录不感兴趣的,直接跳过图片,迅速往下拉,我的演讲稿图文在下方):
(以下,为我的演讲,题目和内容稍有改动。)
一名语文教师“野蛮”的第三次生长
文/张祖庆
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《成为卓越教师必须迈过三道坎》,从哪说起呢?
今年夏天,我的生命里刮起了两场台风:一场台风叫利奇马,从我的家乡温岭登陆,席卷了大半个中国;还有一场台风,是在我的朋友圈里刮起的。
台风中心,本人张祖庆。
8月12日,我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一篇文章《辞去公职,开启全新的后半生》,一天里点赞、转发29万人次。这一天,很多朋友打电话询问我,为什么要辞职?我都没有回应。文章已经写了,就没有必要再说。但是很多人还是嫌文章不过瘾,想追根究底。好吧,今天,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谜底。
无论一个教师身上有多少荣誉,他大概只能走过这三个阶段——职初、骨干、卓越。好多老师只能成为骨干教师,而不能成为卓越教师。其关键的原因在哪里?学者李海林先生用一个非常精准的知识结构图,进行了阐释。请大家看这张图,你就会发现——
在职初教师向骨干教师挺进的过程当中,好多老师一直在积累经验,但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,他不能够再往前走了,他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,用策略去改造自己的行动。
那么,我们要深入追问的是,为什么很多教师止步于骨干,成为不了卓越呢?一个骨干教师,要想成为卓越教师,究竟哪些坎他是必须要迈过去的?
我想有这样三个关键词,也许可以回应这个问题。
第一,方向。第二,能量。第三,专注。
如果方向错了,一个老师再优秀,都无法抵达远方。
认识自我,准确定位。
“人啊,你要认识自己。”这句西方哲学谚语,家喻户晓。可真正认识自己是非常难的。在我们中国教师职场体系里,往往是教而优则仕,从老师、学科组长、年级组长、教导主任、副校长,一路上去到校长。可是,教书好的人一定能当得好校长吗?
在我的人生历程当中,就有这样一段惨痛的经历。
也许是看我在教科室主任这个岗位上做得还不错,教育局把我派往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担任常务副校长。可是,我发现,生命陷于困顿,一边是自己钟爱的语文教学,一边是要面对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事情。我迷茫、我困顿。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问自己,我的路该往哪里走?
这个时候,一个故事闯进了我的生命:
帕瓦罗蒂的故事——
可见在成功的路上,你要有充分的准备,更要遇见一个随时嗓子都会沙哑的主角,你才能够崛起。读了这个故事,我毅然地辞去了自己的常务副校长的工作。
辞去职务,回归语文,脚踩大地,我才感到浑身的自在。因为,我生来就是属于语文的,在语文的天地里,我可以自己做主、安身立命。
美国总统富兰克林说过:宝贝放错了位置,就是废物。每一个人都是母亲眼中的、口中的宝贝。可是我们在职场上,常常却成为别人眼中的废物,为什么?因为位置放错了!所以一个人,把位置放对是最幸福的。
持续阅读,汲取能量。
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故事——
阅读是长根的事业。要想成为一个卓越教师,必须要根植于深厚的阅读。于我个人来说,其实我没有太多机会参加各种各样高大上的培训。我个人职业生命发展的过程当中,遇到了很多贵人,他们一直提携着我,当然,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在读书中进步。
我读的最多的当然是文学作品。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文学作品的阅读,读各种各样的闲书,读有字之书,也读无字之书。在学校里边,我经常问一些年轻教师,我说你们最近在读什么?他告诉我,在读某某某。我说这是什么?他说这是哲学。我说某某某的那些哲学小品大抵是心灵鸡汤,他对你没有害,但他没有办法真正打开你的认知。
不要害怕深度阅读,那是你通往未知世界的路。我经常跟年轻教师说,要读一点有思想类的书,要读一点有历史精神的书,读了这样的书,我们才能拉大自己的格局,才能从“小我”当中跳出来。阅读,才能让一个老师持续往前走。
我经常跟年轻教师们说,你能不能冒出来,最先可能取决于你的灵气;看你能不能走远,关键看你的底气。为什么很多参加全国比赛获大奖的老师,走着走着就没有声音了。因为他已经把前半生的灵气用光了,底气不足!而底气哪里来?底气,是从书堆里冒出来的。
还有的老师,读书喜欢到处挖坑。朱光潜先生是这样说的——
所以我提醒自己,阅读要聚焦、聚焦、再聚焦,一年深入阅读一类书,深入的阅读一个作家,慢慢地让自己在某一个领域能够深入下去。总起来说,文史哲的阅读始终是一个教师的背景。职初教师,多阅读案例方法类的书籍;骨干教师阅读基础经典与理论,而卓越教师就需要深度的、穷尽式的阅读。
除了阅读,要想成为优秀教师,还有一道坎需要迈过去,那就是要专注。凡是真正有成就的人,无不异常专注。
这里,我顺便回应,我为什么要辞去公职?在辞职之前,我担任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,工作开展得总体也颇得心应手。2019年5月,我被区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工匠——教育系统至今我是唯一的一个。就在大家看好我的发展的时候,我把自己给“开除”了。因为,有一天,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,它引发了我的深思——
我关注到全国各地太多年轻的教师,在参与各类培训的过程中,常常是为了拿学分,在打卡,学得无精打采;不少打了卡之后,甚至逃离培训现场的。我经常痛彻心扉地感觉到这些老师,常常无法解决工学矛盾,却不得不培训,培训了之后又要回到学校,填补自己的萝卜坑。我也看到,有些非学分的培训,却常常到最后半天,依然全场无人离去。连身怀六甲的老师,都坚持到最后。
一线教师,对优质的培训,是多么的渴望!
有没有可能,以自己的方式,让这些年轻的教师,哪怕是极少极少的年轻教师,能够从我举办培训当中学到一点什么?也许我无法改变太多,但是我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,做小众的、深度的、行动至上的培训。我依然可以把体制内好的培训思路搬过来,更加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好玩的项目。
于是,我选择了一家安静的民宿——谷里小院,在民宿里边开了一个书院,叫做谷里书院,做起了五、六十人的小众培训:电影课程、深度读书、写作课程、亲子教育……我还可以邀请作家、名师,做网络公益直播,还可以开设网上的课程(最近,我的150节网上作文课程,在喜马拉雅上线,得到全国各地师生、家长的热烈回应,上线七天,位居少儿类课程排行榜第一)。
(五折特价已经结束,返场七折,只剩6小时。扫码,可以享受七折)
我希望,更多的老师、家长、学生,因为的我的探索,少一些迷茫,多一些坚定。
于是,我的生命,在谷里书院,掀开了崭新的一页。这,算是我的“野蛮”的第三次生长吧。
我深深地知道,我的课程,我的探索,永远无法成为主流。但是,这何尝不是教育生态的一种有机组成?
好,扯远了,回到主题上来。
一个老师,要想成为卓越的自己,必须要专注于一项,成就自己的品牌。公开课、论文、家常课、课程,都是可以专注的。就看你怎么选择。你选择的点太多了,你就没有办法深入。
在中国,可以做校长的数以千计,把培训某一个点做深入的,也许可以更多。只要专注,我想,任何看起来“野蛮”的生长,都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。
专注,可以让一个看起来资质平平的人,取得非凡的成就。沈从文当年在西南联大,是没有多少地位的。西南联大有一个怪教授,叫刘文典,他曾经奚落沈从文,跑警报的时候,他一把拉住沈从文:人家陈寅恪月薪100元,他留下来是为了研究国学,我刘文典月薪10元,活下来,是为了研究庄子。你沈从文,月薪一元,跑什么跑?
刘为什么这么看不起沈从文?因为当年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给张兆和他们上课的时候,拿着一叠稿子,站在台前,颤抖了5分钟,说不出一句话。可是沈从文专注于自己的教学,他喜欢用自己秀逸的小楷,给学生作文做批注,他的批语甚至可以超过学生的篇幅。他推荐学生的作文不断的发表,后来他成了学生爱戴的一位老师。
沈从文,用自己的专注,成就了自己的品牌。
木桶理论,在互联网加思维下,也许是可以发展的。比方说当我们把木桶倾斜的时候,取决于盛水多少的不是最短的那一块板,而是最长的那一块板。常常,我跟年轻老师说,你不要到处去补短板,短板补得差不多了,你要去练就自己的绝招,专注的练自己的绝招。
与其补短板,不如练绝招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我要补短板,我有很多的短需要补,我的普通话温岭海鲜味儿非常浓,比演讲我永远比不过窦桂梅的激情,比诗意比不过王崧舟,比睿智比不过薛法根,但我可以跟他们比PPT制作技术。
一个教师,要想走向卓越,要有第三次生长的勇气。要敢于“野蛮”地长,要把自己的绝招亮出来,要坚持做自己!
总结一下,互联网+时代,教师成长的密码:加固底板,积蓄力量;加高短板,自我调校;拉伸长板、形成品牌……
品牌怎么形成?十年磨一剑!
其实我的电影课程不止做了10年,我做了15年。从2004年开始到2019年,我一直在做我的电影课程、我的电影课程经历了这样4个阶段,最初的萌芽状态,到觉醒,再到开发,最大升级,终于15年磨成了一件出了一本小小的书。虽然这本书还很很稚嫩,但它毕竟填补了一个小小的空白——用电影教作文。
做自己的过程中,我也专注于写作。这几年,一路走来,我一直坚持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,从0个粉丝开始做到了现在20万+,而这20多万粉丝也是支撑我能够走出体制,自己做事情的一个强大后盾。
一直写一直写,就能写出一片新天地。未来的两年,我将还有近十本书(出版+编著)。
越剧《班昭》里这样一句台词——从来学问欺富贵,好文章出自孤灯下。后来我觉得这句话当中的“富贵”跟“学问”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,于是我把它改了——
从来学问欺浮华,好文章出自孤灯下。
那些一年立项两年结题,三年就取得全国一等奖、特等奖的课题,我常常是持怀疑态度的。板凳甘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半句空,才能真正把学问深入下去。
在未来,我愿意在这样的一个民宿书院里,读书、写书,做点小小的培训。线上的、线下的,都可以做。
离开体制,拥抱教育,这就是我的“野蛮”的第三次生长。我这样的生长姿态,也符合我们今天的主题——重建生态,煮一锅石头汤。
我愿意成为往锅里扔点一点点萝卜,扔一点点鲶鱼,扔一点点这个、扔一点点那个的人。
我们一起来煮一锅石头汤。
我们的教育,需要一些“野蛮”的另类生长。总需要一些人,守得住初心,抵得住诱惑,经得住考验,耐得住寂寞。
(全文完)
对谷里书院课程感兴趣的老师,可以在后台输入“谷里课程”,查询相关信息。也可以加曹老师微信niu-a-niuniu,进入课程咨询群。
到这里,您只看了一半,更精彩的在下面——
附录:谷里书院,我的语文后花园
谷里书院
位于杭州“麦浪.谷里小院”
(可百度搜索)
这里,
风景秀美
环境优雅
辞去公职的
张祖庆老师
在此读书、写书、培训
这里
可以承接
40-60人的团队
专业成长、深度阅读
电影课程、统编教材
……
(七折,最后六小时)